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强学会为政治团体;B、C两项不符合史实,张之洞属于顽固派,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粱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维新变法
A.开创了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河
B.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C.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开创了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河是新文化运动,故A错误。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所主张的君主立宪制根本没有实行,因此B错误。维新变法代表资产阶级派别,故C错误。维新变法最大功绩是促进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主张。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宣传,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维新变法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
B.强学会的成立
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
D.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京赶考的举人在康有为的领导下发起了公车上书活动,标志着此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维新变法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故选C。A项是维新变法的准备阶段;BD项是在维新变法开始后组建的团体。
点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运动是标志着维新变法由思想发展成为行动。此外,还要掌握维新变法的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虽然失败,但是依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毛泽东思想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井冈山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初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答案在教材中表述明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为改造旧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他们对法制建设近代化的发展都有积极尝试。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关于政治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这与维新派最初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5分)
(2)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对于政治体制有怎样的规定?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3)资产阶维新派与民主革命派对近代法制建设的贡献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没有涉及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5分)
(2)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意义。(3分)
(3)资产阶级上层代表的维新派比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派更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或革命派比维新派更具有革命性)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对于民主法制的认识和建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本题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容易犯把“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之类的话回答进去,实际上,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并没有涉及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第二问三权分立一般学生应该都能回答,责任内阁制是特别容易失分的一个要点。维新派由于不敢彻底反封建,故变法法令的内容中不敢提出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而革命派颁布《临时约法》,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从中不难看出后者比前者的进步之处,从而得出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对于民主法制的认识和建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