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判断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3、判断题 下列著作中,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材料二: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唐朝《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元朝《授时历》取“敬民授时”之意,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
——编自新浪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在原因上有何主要异同。(7分)
5、判断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过巨大影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十四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
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材料三?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6分)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 。(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