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军机处设在宫内,军机大臣的职责为“跪授笔录”,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权威机构,君臣关系演变成彻底的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D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科举制
D.谏议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谏议制度。从“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中分析可知,批评的对象是皇帝,故应是谏议制度,D项正确;A项是地方行政体制,排除;B项是监察制度,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其监察对象地方百官;C项是选官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极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张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参考答案:增加内容一 : 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分)理由:朱元璋明朝建立后,相权严重威胁皇权(皇权受到制约),为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建立内阁制度,都折射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分)增加内容二: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理由: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此条件下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分)增加内容三:明朝活跃的思想和科技成就理由: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代表人物为李贽;明朝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发展和传播。明朝总结性科技成就突出,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由材料可知,根据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可从明朝的制度方面入手,比如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了内阁制;根据第二节“明朝中后期”可从经济角度入手,比如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根据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可从明朝的外交政策和思想、科技成就入手,比如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陆王心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方面。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陆王心学;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明代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秦统一六国之初,朝廷关于采用何种体制统治辽阔疆域的争论。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下面是古人关于秦朝灭亡原因和郡县制功过的不
同看法。(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柳宗元回答道:)“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表明秦朝统一之初在采用何种体制统治国家的问题上有哪两种意见?最后谁的意见被采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二中各方各是怎样评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丞相王绾等为代表主张实行分封制,以廷尉李斯为代表主张实行郡县制。最后李斯的意见被采纳,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有人认为秦朝灭亡与实行郡县制有关,柳宗元认为是由于秦的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3)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兴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法家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秦朝实施的统治思想的掌握和分析、综合能力。任何统治阶级都会根据局势和传统,确立相应的统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导。教材虽未直接指明秦施政所依据的学说,但已阐明秦始皇接受了韩非的理论。此外,秦统一后,实行严刑峻法,也说明这是实行法家学说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