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图可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C.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解决方式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现了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是怎样不断与时俱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哪些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和邓小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何相似之处?这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2)旧三民主义提出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
(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放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4)限制两极分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依然是坚持土地共有的基础上的,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故选A。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因此BCD均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
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年
| 77.6%
| 22.4%
| ?
| ?
|
1980年
| ?
| ?
| 0.02%
| 0.48%
|
1998年
| 28.5%
| 38.3%
| 18.9%
| 19.9%
|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私有经济均存在,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故选A。B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摸索阶段,并非改革的目标;C项错误,表格并非说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的是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D项明显错误。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的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成多中国所有制并存的结构。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指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打破了所有制的崇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必将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主要是在于它
[?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