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所以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只能是“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开始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据学者研究,在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的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全区户数的51.5%;乾隆时安徽霍山县“中人以下咸自食其力,薄田数十亩,往往子孙守之,佃田而耕者仅二三”。材料反映的主要土地制度(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有地10—40亩者占全区户数的51.5%”和“中人以下咸自食其力,薄田数十亩,往往子孙守之”所反映的土地制度仍然是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小农生产方式长期赖以存在的基础。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生产方式长期存在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zxxk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图一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图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废井田,实行土地私有制。故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言论中,顺应商品经济发展,主张农商并重的是
A.“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