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1793年)六月三日(雅各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十年偿清。六月一日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七月十七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三 形式危急和人民情绪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下决心以革命的方式进行战争。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教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与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法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农业问题的?这一方式对法国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宅地法》的颁布实施对美国历史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问题,你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并谈谈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化应该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和资金、原料等。
(2)通过出售土地而形成大量的小农经济。农村土地分散,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减少,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3)第一,使林肯政府取得人民的支持,成为扭转南北战争中北方不利战局的关键;第二,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条件。(或:使美国农业形成集约式经营方式)
(4)可分为两种类型:资本主义大农业(美、英),农民小土地经营(法)。农业发展可为工业提供劳动力、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材料(26分)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10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西方国家克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
(1)(10分)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封建制度的落后,害怕资产阶级的兴起。(6分,两大要点,每点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2)(10分)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英国人的科学认识水准高;实现了工业化。(6分,3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是必须要从材料中概括)
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不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我调整,为后来的美国德国居上;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3)重要举措:国有化;计划性;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6分,每点2分,答3点即可满分)
评分标准:若学生答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物价上涨最严重的国家应该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西班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
材料三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富论》。他(亚当·斯密)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009年2月1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为胡佛的担忧提供一个现实的例证。为直接解决材料一所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胡佛的竞选对手们实施了怎样的“变革”和“新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温家宝总理强调道德的国际背景及道德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存在问题:弱势群体生活缺乏必要保障;缺乏适当的政治诉求渠道。不利影响:劳动人民购买力下降,影响供求平衡。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分化严重。
(2)德日法西斯体制或斯大林模式。规定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重申工人权利,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举办公共工程帮助人民就业,进行大规模救济。
(3)国际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具体内涵:各国应增强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其推动力主要来自于
A.科技的进步
B.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统治的进一步巩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来自于市场的扩大,而其中的发明创造大都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则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