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九)
2、判断题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初被各国统治者排斥,但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在于? 3、选择题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 |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材料一对比,两则材料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古罗马《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古罗马《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4)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5、选择题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