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这是因为
①各国政府干预经济?②国家间争夺世界市场
③各国政治丑闻迭出?④各国加强对外掠夺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这说明胡佛政府
A.积极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B.寄希望于企业的自由合作与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C.通过协调各部门企业活动,缓和社会矛盾
D.调节雇主与工人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输出劳动力
C.以工代赈
D.调整工业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 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于二战带来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国际社会又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国防开支明显增长;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极为迅猛,美英法等国家增长相对缓慢。
(2)原因:缓解经济危机、刺激生产、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德日法西斯上台,疯狂扩军备战;美英法等国对外推行孤立或绥靖政策,军备相对放松。
(3)观点:由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引发。表现:爆发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世界贸易锐减;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混乱。
(4)调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共同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加强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