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率先制定《法经》,加强法治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改革
D、李悝变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n 91ExAM.orgbsp;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
——毛泽东
材料二?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评论中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4分)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2分)从商鞅个人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4分)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2分)
(2)弊病:法律过于严酷。(2分)认识:改革者要德、法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看,实际是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耕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使其自身更多的学习了汉族的文化加速了其自身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其社会的发展进步,D项是从社会形态的角度分析,其他不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二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
??
(2)材料一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
??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
?
(4)戊戌变法“变科举”“变官制”有什么历史意义?
?
参考答案:(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2)鼓励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
(3)说明变法法令中“准许士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希望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
(4)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