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其本质区别在于
A.开放的对象
B.开放的方式
C.开放的前提
D.开放的区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的对外开放是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逼下被迫开放的。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在中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实行的。两者开放的重点对象都是西方国家;方式也是一样的,即允许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等;开放的区域也是以东部地区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历史史实的能力。早在1978年我国安徽、四川首先试行农村生产责任制,不久全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农村。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经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发的三年经济困难的挫折后,1960年党开始纠正经济领域的“左”的错误,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注意调整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农业基本实现合作化是在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历程。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1954年初,农村掀起大办农业社的热潮;1955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所以D错误,ABC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