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孙中山的这一表述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②中国人民尚未普遍觉醒
③民主革命思想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④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主张(?)
A.财产公有
B.平均分配
C.保护资本
D.禁止通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政治人物由“舞台”之争向“剧本”之争转变,是近代中国由“帝国”而“民国”的关键环节。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运动之剧本是
A.《资政新篇》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是在19世纪中期颁布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因此排除A项;BC项是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签订的或者颁布的;D项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
点评:中共成立后,一大制定的纲领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主要目标,显然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国情,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终于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在中国占据绝大多数,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问题,制定了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从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 ]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故选B。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同盟会作为领导力量进行的。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效仿美国,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约法,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