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9年深冬,美国核潜艇“帕切”号从北冰洋厚厚的冰层下悄然驶入巴伦支海,在连接苏联北方舰队司令部与海军基地的电缆上安装了窃听装置,获取了大量有关苏联海军进行未来核战争的详细计划。这表明
A.美国是“冷战”的发起者
B.科技竞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C.“冷战”的主要方式是海上竞争
D.美苏“冷战”危及全球环境安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美国核潜艇悄然驶入巴伦支海,在连接苏联北方舰队司令部与海军基地的电缆上安装了窃听装置,获取了大量有关苏联海军进行未来核战争的详细计划。”的信息说明利用科技竞争是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期,某政治家为保持其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控制力,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建议世界各国都把武装力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照常服役,另一部分则固定由区域性委员会调遣。该政治家所属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苏联?
C.法国?
D.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小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小题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小题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小题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小题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的目的是
A.对抗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B.推动战后欧洲的联合
C.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D.维护其殖民霸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可以看出英国首相提出三环外交的目的是提高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英国是欧洲联合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错误,二战后英国的殖民霸权已经不复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是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