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
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国民政府对地租进行限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等信息可知这一规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生产发展,故D项正确; A、B两项表述明显有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规定效果,故C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侵略山东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其侵略的先后顺序是
A.英、德、日
B.英、日、德
C.日、德、英
D.日、英、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英国最先侵略山东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8年要求开放烟台),日本侵略山东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895年威海卫之战),德国侵略山东是在瓜分狂潮时期(1898年强租胶州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部分考生错误地选择C,反侵略反封建是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特点。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时,历史阶段特征是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从题干的 “时代发展” 角度,本题应选择D。AB项不是与原有农民起义的不同;C项是新发展,但是不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而言的。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其中最能反映时代发函潮流的是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