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智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晚清时期与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2分)
(2)“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为什么“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上空”?(3分)
(3)材料二中省略号处应该是什么事件?举出先进人物为推翻专制政体进行艰苦斗争的二个事例?(3分)
(4)乡里民众和先进人物的救亡活动最终都没有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
(2)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有限。(3分)
(3)辛亥革命。(1分)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2分,举两例即可)
(4)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判断出“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杀洋灭教”是指义和团运动,而“反清复明”则是以辛亥革命运动;(2)“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上空”是指西方进步思想和文化并未能在中国广大农村产生广泛影响,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微弱以及思想宣传的力度较弱;(3)从材料二中的句意关系来看,空白处应该填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即辛亥革命,具体事例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内容;(4)回答此题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找寻中国近代救亡运动失败原因的共同点:即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而主观上则是各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所致。
点评: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的考查,高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学家认为:“魏源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轨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7年9月联系史实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A正确。B错在“始终”中共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史实的能力和正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抗日战争可以考查其国共关系的变化,两个战场的作用,以及胜利的意义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
①“冲击—反应”模式
|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
②“侵略—革命”模式
|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
③“早期启蒙”模式
|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是需要在对教材知识深度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解题时注意抓住“根本对立”,由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模式对应的历史史实是①模式反映了鸦片战争促进新思潮萌发,②模式反映鸦片战争后的太平天国运动,③模式反映明中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由此分析可知处于对立关系的是①和③,A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