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本宪法,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C.社会契约的原则 D.人民主权的原则
2、判断题 1787年宪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 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3、判断题 (12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从此,近代私营工商业成为我国一支新兴的重要的经济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开办的机器磨坊被强令关闭,李福明本人被捕交清朝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有些爱国工商业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苛捐杂税、官吏勒索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 016台增至5 825台,增长了188.9%。 ——《中国经济近代史料汇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及其影响。(4分)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有何变化?依据材料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政策原因是什么?(4分)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约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梯尼联合平民推翻了僭主政治,实行改革。他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同时.在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还从每个部落选1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请回答: (1)概括归纳克里斯梯尼改革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材料中的僭主政治是指什么事件?为防止该事件再次重演,克里斯梯尼制定了什么法令? (3)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梯尼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关系怎样? 高考猜想
5、判断题 看图片回答问题(11分)
 1.以上图片中的人物哪几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他/她有什么杰出的贡献?(5分) 2.比较图A与图C中的人物在政治权利方面有什么不同?从什么事件之后图C中人物的权利发生了变化?(4分) 3.如果按政体来分类的话,哪几张图片和图C可以分为一组?他们的国家元首在权利方面是否相似?(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