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共274人),使之成为地方官。以上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控制了地方政权
C.废除了分封制
D.取消了幕府封建领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奉还版籍,又称版籍奉还,是日本政府(即明治政府)于明治2年6月17日(1869年7月25日)实行的一项中央集权政策。意指各大名向天皇交还各自的领土(即版图)和辖内臣民(即户籍)。1868年10月曾制定藩治职制,统一藩的官制,打开了政府干涉藩政的道路。版籍归还之后,土地和户籍集中到政府手里。对不愿意归还的藩主,政府强制他们归还。274名藩主归还了版籍。后又不断命令各藩改革藩政,藩的独立自主性逐渐消失,另外,政府为了掌握全国诸藩的实况,命令各藩提供藩政资料。1871年正式废藩置县。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78年日本流行一首儿歌,叫“文明球歌”,创作的目的是要使年轻人深深感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拍球时,他们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10种东西的名字即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日本在学习西方方式上的什么特点?(4分)
(2)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简要说明日本是怎样向西方学习的。(6分)
参考答案:(1)从孩子抓起;(2分) 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2分)
(2)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2分)思想上: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
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
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
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
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
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
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8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国改革都
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4
分)
(4)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两国改革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4分)
参考答案:(18分)
(1)材料一指的是明治维新;材料二指的是维新变法。(2分)
(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
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4分)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
派发起了戊戌变法。(2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2分)
(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
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结合传托古改制。(2分)
(4)日本明治维新确立了立宪政体,实现了工业化。戊戌变法只是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
和社会习俗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与日本相差甚远。(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比较。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主要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的内在联系。这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对中国的
影响。
第(3)问主要考查这两个改革是如何化解难题的。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主要考查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结合所学即可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
(2)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
(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严重等原因,更加需要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依靠军事手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