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2、判断题 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
| 1913
| 1926
| 1931
| 1952
| 1965
| 1985
|
英国
| 0
| 4
| 17
| 17
| 6
| 1.7
|
美国
| 33
| 20
| 53
| 9
| 6.7
| 3.5
|
由此可以判断( )
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 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
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 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3、判断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4、判断题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5、判断题 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A.“新政”开展得很顺利
B.“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新政”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