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书圣”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书圣”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而四幅书法作品中只有D中有“羲之”两字,因此选D。
点评:书法的三种书体
?
发展
特点
代表人物和作品
楷书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形体严整均匀,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其他字体不可比的实用功能。
魏晋:钟繇、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不容易识别。
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
唐朝:“颠张狂素”张旭、怀素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实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王献之《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
B.“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
C.“笔势精妙,备尽谐则,列为正书第一”
D.“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秋帖》属于草书,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从选项的诗句中可以判断出B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图1所示的书法特点是?

怀素?《自叙帖》
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C.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汉字书法艺术。解答本题主要是能够判定图片中的字体,结合所学知识从选项中选择书法的特点。关键信息:怀素由图片信息可知,其是字体是草书,故B项正确;A项是行书书法艺术特点;C项楷书书法特点;D项是苏、黄、米、蔡书法的特点,不是草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