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 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赫鲁晓夫执政史》等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2年,苏俄政府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2年”和“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是新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传递的信息不包括(?)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从业人员5 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 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大幅增长的现象,题干中涉及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AD项不符“本质问题”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项正确;B项“主体”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解答本题须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本质问题,要求考生由现象入本质。此题易因疏忽而误选A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攻
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大会通过
A.《四月提纲》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