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一个中国”是中国的原则立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 年2 月28 日,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30 周年纪念日。30 年前的2 月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 月28 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正常化。
材料二:2002 年2 月21 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在会谈中,江泽民主席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布什总统强调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材料三: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错误行径,如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宣称不遗余力地保护台湾,允许台政要访美,在国会设立所谓的“台湾小组”等。针对美国的上述错误行径,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
1.简要指出《中美联合公报》给人们留下的启示。
2.我外交部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说明了什么?
3.30 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总的来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中美两国应站在新的历史和战略高度,求同存异,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彼此只有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去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本原则,保持了解和沟通渠道的畅通,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才能确保中美关
系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2)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问题,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将继续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美之间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国情不同,必然存在着分歧,这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但中美之间更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这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中美之间既斗争又合作,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总的来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道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符合两国愿望。只要中美双方加强交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就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本题解析:
第1 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 问应从国土、政策、人心等方面组织答案,第3 问注意“运用哲学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该从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需要方面来考虑。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是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起到了缓和与会国之间矛盾,促进会议成功的作用。故选D。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乒乓外交”被尼克松评价为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该外交活动直接推动了
[?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有什么“相似的历史遭遇”?(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7分)
参考答案:历史上都曾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万隆会议上,接受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使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了团结反帝维护民族独立的新局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本题解析:“相似的历史遭遇”的破题点是:回顾自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对亚洲侵略的史实,找出中国与东南亚“相似”的;第二个破题点:要回顾的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互相合作的史实,教材中涉及到的有“万隆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清统一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设立了四个港口作为通商口岸,下列选项不属于的是
A.澳门
B.宁波
C.汕头
D.云台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