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6年10月30日,中国— —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峰会在中国南宁举行。东盟重要成员国新加坡经济发展极具本国特色。其经济腾飞的原因有
①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依据国情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④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
[? ]
A.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美国完全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C.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D.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 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1)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和三则材料,分析造成材料一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2)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排日情绪。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
(3)其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要因势利导,要理性。顾维钧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其观点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理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l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l978年邓小平就中美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英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经过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曰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一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对中国封锁,禁运;阴谋制造两个中国。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
(2)核心: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虽然迫于形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仍不放弃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
(3)干涉中国内政,妨碍国家统一。
(4)正确,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历史传统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