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侵略一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传统一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因论认为中国现代化受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内因论认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传统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3)从19世纪66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追求现代化尝试的重大事件有哪些?(3分)据此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1)西方列强的侵略。(2分)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经济侵略(协定关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等。(4分)
(2)传统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等)没有受到根本冲击;自然经济依然存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束缚;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等。(3分)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3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经济起步到政治、思想现代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封面题字为“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中看到旗帜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4年6月3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1925年,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次年进行北伐,所到之处皆竖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材料中关键词“农友”,体现了联合农民,故选B。
点评:本题是漫画型选择题,需要准确把握漫画信息,联系所学。国民大革命还可考查国共合作,以及主要成果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根本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C.否定了君主专制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此后帝制在中国不能合法存在,所以答案选C,A不符合史实,B D表述正确但存材料中无法体现。
点评:本题还有如下变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B?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