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伪宪法,因为
A.它直接恶化了国共关系
B.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
C.违反《和平建国纲领》
D.它旨在使蒋介石独裁统治合法化
2、判断题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治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联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
4、判断题 “在国民革命中,‘唤醒中国’既是一个革命目标,又是一个革命策略。作为国民革命中政治活动家和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唤醒中国’要求政治运动的至上性和中心地位。”“唤醒中国”的具体使命是(?)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
B.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
C.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
D.广泛发动群众,武装割据
5、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增加了
[?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