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最早在上海兴起?②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
③中共“一大”“二大”均在上海召开 ④国民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最早在北京兴起,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共的“一大”“二大”均是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一大”是广州召开,因此②③符合史实,①④与史实不合,排除,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为此,中共“二大”时进行了修正,其表现是?
A.确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发动工人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电视剧《解放》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陈毅对刘大爷说,等活捉了74师师长张灵甫,就亲自给他的儿子大个和秀兰举办婚礼。据此判断,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 ]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强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迭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参政、议政意识等。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
(3)从横向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在“五四运动”时代,推动中国思想界“坚决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③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④国民革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主要指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考虑可以选出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故选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是在1921年;国民革命的开始是在1924年,都与材料中的五四时期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