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圈地运动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
A、制呢业发展,羊毛需求急增,巨大利益诱惑
B、气候适宜
C、农民抗租抗税,影响贵族利益
D、政府法令使圈地合法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王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或“王在法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国王权力逐步被议会控制,成为“虚君”;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与议会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3)内容:降低选民资格;增加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的选民人数。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斗争。
(4)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认为,克伦威尔在对英国历史作出的最显著的贡献中,首先是,在经过近乎十年的内战之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像他那样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1)17世纪40年代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目的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给英国带来“繁荣”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认为“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2)措施:将爱尔兰、苏格兰合并到英格兰;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扩大海外商业利益(或颁布航海条例,或和瑞典等国签订商约);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改善法律。
(3)说明: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进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 ②海外殖民掠夺 ③海外贸易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