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曾国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朝官员 ②中国近代早期军事工业的创办者
③北洋水师的创建者 ④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
[?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 英
| 美
| 日
| 其他
| 总计
| 百分比
|
哲学宗教
| 10
| 2
| 23
| 2
| 37
| 7.0
|
文学艺术
| 8
| 3
| 4
| 11
| 26
| 4.9
|
史地
| 8
| 10
| 90
| 20
| 128
| 24.0
|
社会科学
| 13
| 3
| 83
| 37
| 136
| 25.5
|
自然科学
| 10
| 9
| 73
| 20
| 112
| 21.0
|
应用科学
| 3
| 3
| 24
| 26
| 56
| 10.5
|
杂录
| 5
| 2
| 24
| 7
| 38
| 7.1
|
总计
| 57
| 32
| 321
| 123
| 533
| —
|
百分比
| 10.7
| 6.0
| 60.2
| 23.1
| —
| 100.0
|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文学科
|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
商 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农 科
| 农学、林学等
|
工 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医 科
| 医学、药学
|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题解析:(1)材料中有两个突破点,一是时间上是1902--1904,由此可知背景,从而找出成因:即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证明了科技不能救国;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失败,托古改制行不通,探索新的救国道路实属必然。二是由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同各国相比,翻译的日本书籍较多,从书籍的类型来看社会科学多于自然科学,由此可得出特点。
(2)表现:这一问比上一问简单直接,体现“中体”的思想可以用经学大义等学科说明,体现“西用”的思想可以理工科、格致科的设置说明。因为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所以对现代化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即可。
(3)可概括回答,从二者的相互关系角度回答,可辩证地回答。如: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
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互滞,改革无术
,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读材料,可知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观察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
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 持肯定态度
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
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图片意思为把西方先进的学说嫁接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暗指洋务运动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必然会失败,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