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李鸿章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贻来牟机器磨坊?
③开平煤矿?
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企业,题目要求的是洋务企业,①③正确,②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说明张之洞主张迎合普通民众的需要开办近代民用工业,答案选B,A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C D两项也是洋务派官员的重要主张但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全力以赴地进行军事企业的建设,企图保护清政府的安全,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开办企业的资金不足故开始转变策略发展民用企业 ,为军事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但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侵略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可以判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自治”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仅仅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但是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这一运动是荒谬的,注定要失败。故选A。
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发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未触动封建制度,结果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处理、概念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明确题中“厘金”的含义是指国内贸易税收“关税”是指对外贸易的税收,而“田赋”是封建传统的赋税制度。研读表格数据可以发现19世纪末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赋税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开始影响到清政府的上层建筑和经济政策。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均错误。
考点:清政府财政收入比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政 府的财政收入的比例情况。1840年后,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民族工业发展起来,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商品流通,成为清政府的主要税源。1895年后,顺应这一趋势,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用西方现在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统治。这符合材料所表达本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