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
A.创建黄埔军校
B.解决西安事变
C.争取国内和平
D.宣传抗日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ABD均和提干“重庆谈判”无关,所以选C。此类题要抓住提干的关键词“重庆谈判”,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井冈山星火燎原,带动了一块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其中位于广西境内的是根据地是(?)
A.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根据地
C.闽浙赣根据地
D.左右江根据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37年6月,《中国时报》发表文章称,假如设在广州的领事得以立足,“那么一俟机遇来临,如碰上革命或事态逐渐变迁,他就能抓住时机,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这里的“机遇”是指后来发生的
A.清政府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B.清政府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C.清政府派琦善为议和大臣
D.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后来的鸦片战争,而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虎门销烟,故选B。A项错误,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已经实行;C项错误,清政府派琦善为议和大臣是鸦片战争中的事,并非战争的借口;D项是在1851年,是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中国的国门已经打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鸦片战争的名称有中国鸦片战争,磕头战争和英国的通商战争,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说哪一名称更符合战争的本质
A.鸦片战争
B.磕头战争
C.通商战争
D.都不符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中国被迫开放,被动地融入世界。因此,通商战争更符合战争的本质。
点评: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