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故明人圻圻谓“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领之,许带他的,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其许市非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特以此为怀柔远人之政策。许市乃为对外之一种恩惠。……永乐元年十月,西洋琐里国遣使来贡,附戴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税,命勿征。 ?
材料二?《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日本传》云“而倭人贪利,贡物外所携私物增十倍,例当给直。札官言:……今若仍旧制,当给钱二十一万七千,银价如之。宜大减其直,给银三万四千七百有奇。从之。使臣不悦,请如旧制。”……此种朝贡贸易制度,在财政收入上,不惟无利,且属一种负累;因此入贡必限定期。……宋元时曾禁止人们私往海外贸易,然其目的在于防止漏舶,为其有碍于政府之权利也。明则根本禁止人民私往海外市易,其动因在于防止海寇,亦即始于洪武时。?
——《宋元明清经济》
材料三?16、17世纪,欧洲各国商业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参加了商业革命和贸易战争。所谓商业革命,就是指从16世?纪起,欧洲各国商业突然扩大,世界市场崛起的一种现象。……16、17世纪,英国拥有武装的商人,都参与了海盗掠夺活动,故英国被称为“海盗之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参与了海盗罪恶活动。英国政府对人事海盗掠夺的商人竟给予荣誉,授予爵士头衔,封官加赏,受英王接见。……英国对进口同类商品征收高额进口税。……17世纪中叶,英国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发展航海业,颁布了《航海条例》。它规定进出口英国的商品,一律由英国船只运送,……西方国家为了垄断贸易,在国外和殖民地建立了特许商业公司,从事垄断贸易,不等价交换,贩卖奴隶,进行殖民掠夺等活动。
材料四?……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中叶,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农民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于是1642——1648年在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推行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6、17世纪的海外贸易与中国明朝的海外贸易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的外贸政策对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政治色彩大于经济色彩;政府垄断对外贸易且不计较经济效益;与各国贸易有固定的时间(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原因:明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封建自然经济继续发展,且占据主导地位;朝贡贸易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必限定期;让?步海寇,维护封建统治。
(2)英国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及法律法规,甚至发动战争以保护及推动海外的发展;英国海岛贸易的以民间商人为主体。原因: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各国海外贸易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本国统治与增强争霸实力。
(3)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近代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而英国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了近代殖民帝国的地位;转变为近代工业国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开放广州管理对外贸易说明A的说法有误;材料看不出对外贸易不断萎缩,C错误;B的说法太过绝对。从唐朝的“市舶使”到清朝的“十三行”说明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清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抑农轻商
B.贱农重商
C.重农抑商
D.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属于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捉住材料的关键词,农为本,商为末,意思就是农业是关键,商业是次要,AB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AB,工商皆本观念直接地肯定了工商业在社会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也是与材料不符,答案选C符合材料意思。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16世纪)中西方航海组织方面和任务对比

——摘自《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1)据以上表格分析造成中西航海不同的原因和结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史学界有不同看法:(一)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二)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积极作用是次要的。按照自己的理解,你说明自已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原因;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远洋航行活动带有政治目的,在于宣扬国威;西欧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远洋航行活动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商业目的。②结果:西欧的远洋航行和此后的殖民掠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随着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明帝国的财政困难,大规模的航海难以为继,被迫中止。
(2)积极作用;①打破了美洲的与世隔绝状态,加强了美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美洲纳人人类文明的大家庭,有利于美洲的开发。 ③西欧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促进了欧洲资产主义的发展。消极作用:①哥伦布是一个殖民主义者,他到达美洲是为殖民掠夺②此后,欧洲殖民者纷至沓来,屠杀奴役印人,掠夺土地和财富,破坏美洲的古老文明,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