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业
B.造船业
C.机器制造业
D.采煤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下联是“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表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
A.企业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缺乏激励机制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C.部门间相互监督能较好防止腐败
D.开始出现了市场调配资源的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可知其表现的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由政府决定,企业缺乏自主权,显然这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题目并没有涉及行政效率、腐败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市场调配资源的要求在此之后。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海南琼海2008届高三月考)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修筑长城巩固了边防,但由于征调太急,负担过重,又是秦的暴政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项。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中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是哪一场战争的示意图( ) ?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两伊战争
C.海湾战争
D.波黑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回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积累相当的地图知识,比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每幅图中都有图例,抓住图例是解题关键。本题的信息是“伊拉克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