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所采取措施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可贵的。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夺取生产资料
C.无产阶级掌权
D.发展社会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可知是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AB不对,夺取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掌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的;B不对,夺取生产资料仍然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点评: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除了问原因之外,问目的、结果、影响之类的也比较多。审题时,同样要注意区别与它们同类的相关概念的内涵。如对“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结果”、“主要结果”、“最重要的成果”;“影响”、“直接影响”、“重大影响”等等,都要注重严加区别。以目的类为例:“目的”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希图得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目的还有近期和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例如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其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分析根本目的要求作深入的理性思考,因为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认识,提示的是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法兰西内战》
D.《四月提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节选?
(1)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注:图6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7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8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3)你认为图6、图7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图8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2)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的继续实行激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认识到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认识到俄国不具备直接过渡的条件,需要先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错误理解。改革开放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或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 ]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案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