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
(2)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任重道远;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任答一种观点都可以,指出观点得1分,理由陈述得4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时欧洲国家袖手旁观,而美国在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积极推行了马歇尔计划,故此美国人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答案选D,A B C三项与经济发展无关,不符合题意。
点评: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欧洲由战前的世界中心变为战后美国的附庸,对此欧洲作出了迅速的反映,那就是要重新崛起以摆脱美国的控制,因此欧洲联合的脚步较快,欧盟的建立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1)根据材料一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欧洲“冷战”: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4)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最大的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
B.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加经济竞争力
C.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D.美欧日三极之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竞争冷战对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历史事件最大的影响往往是该事件对全局产生的影响,B项、C项、D项分别是两极格局解体后对各国发展主题、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而A项更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内靠的是“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但全球范围内解决此类问题还没有类似机制,实际上是在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共同解决问题,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