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影响近现代交通工具在中国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C、环境因素
D、技术因素
3、判断题 20世纪初,中国公路交通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其中包括?
①政治环境过差?②汽车和油料对外依赖性强?③各种技术因素制约?④经济基础弱?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判断题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由图一经历图尔、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图一蒸汽机车
图二内燃机车


图三高速列车
图四磁悬浮列车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5、判断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 年建成了从唐山的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 、11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四: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路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 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有良好的回报。?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六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中国商人要修建材料一中的这条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他未能将方案付诸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 年,孙中山当年的高原铁路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你知道这一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