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博物馆陈列着下列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 ]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B.清代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
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浙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棋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释读能力。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鼎盛是在商代,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楚国墓群,应在长江流域,否定B项。青铜器在当时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点评:材料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中国的国宝级文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同时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 ?
材料二 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材料三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先民从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1)材料一所述司母戊鼎是什么经营形态下铸造的?请阐述理由,并归纳概括该经营形态的特点。?
?
(2)材料二反映的经营特点是什么??
?
(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的丝织品在海外受到欢迎,为什么?
?
参考答案:(1)经营形态:官营。理由:体型巨大,只有官府才有实力做成;最重要的是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特点:规模大,产品主要供官府和贵族消费,征调最好的工匠,使用最好的材料,不计生产成本,产品精美。
(2)特点: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作为农业的补充;产品精美;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3)理由:①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②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古代专制王朝利用馈赠方式,加强与亚、欧、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材料所述手工业是
A.官营手工业
B.手工工场
C.私营手工业
D.奴隶作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中文意是朝廷派诸官吏、设置铁官负责管理铜钱铁钱的冶铸,一年要投入十万人以上,从描述来看,当属于官营手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