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开端于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清政府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推进中国政治改革
B.推进洋务事业发展
C.推进中国海军建设
D.推进中国铁路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在洋务派的倡议下采取的,其目的是要幼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进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反对政治改革;海军建设和铁路建设都是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由此排除A、C、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⑴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3分) 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3分)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3分)
⑵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3分)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历史至少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原本);二是指对 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历史知识)。以下不属于历史原本的是:
[? ]
A.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B.詹天佑发明了双头列车?
C.牛顿是世界近代的科技巨人
D.李四光提出了地质力学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人物”。下列这些称呼与爱因斯坦形象符合的有:①天才②政治难民③人道主义者④原子核宇宙谜的开启者(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