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代内阁不能统领六部,A错误;二者都不是决策机构C错误;B正确;军机处最初是负责西北军务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创建于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帝制度是在秦朝开始确立的,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非王的称号可比,因此自己称为皇帝。故选B。A项并未建立皇帝制度,称为周王;CD项都是在秦朝之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其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是指(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初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
D.汉代实行察举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是想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兼采秦朝和周朝的制度,目的是解决前世的弊端。其中的周朝制度应该是指分封制,秦朝制度则应该是郡县制,所以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度,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可知西周的继承制度完全依照宗法制实施,而到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可知继承制度淡化了宗法制的作用,即削弱了宗法制的影响。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2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科举制度;“究天理”(2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1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1分)
(3)代议制度的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4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中的“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选官制度相关;“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明科学之真,而是求道德之善,即“究天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级经历了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甲午战失败后,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倡导科学、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3)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代议制度的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许多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毛泽东思想》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