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总有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请在下表中填入适当的文字。 (共14分)
历史之“因”
| ?
| 历史之“果”
|
?甲骨文的发现释读与后世文献的相互印证。
| ?
| ?①
|
②
| ?
| 逐渐形成古罗马的“万民法”
|
③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非洲、美洲遭受空前的殖民掠夺。
|
德国宰相俾斯麦实施“铁血政策”
| ?
| ④
|
⑤
|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加上其它现实的、偶然的因素
| ?
| ⑥
参考答案: 每空文字组织1分。 (1)商王朝的存在被证实(或商朝历史成为信史)。(2分) (2)罗马进入帝国时期,为调整和处理帝国境内各阶层权利关系。(3分) (3)新航路的开辟。(2分) (4)19世纪中期德国的统一从可能变为事实。(2分) (5)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矛盾尖锐;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专制王权受到挑战。(3分) (6)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不断。(2分)
本题解析:考查的教材的基础知识,一般的难度。根据教材的原文内容回答即可,建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就要养成理解并记忆容易记混的知识点的习惯。特别要把握好历史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相关的延伸。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汉初“无为而治”的道家治国理念已经不适应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要,故A项错误;秦始皇时期中央与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已经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故B项错误;C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错误。根据材料“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可知是指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重用儒生,从而使得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阁》 D.隋场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宋朝分成南宋、北宋是我们现在后人给宋朝历史的分期,作为岳飞当时不可能自己给宋朝历史分期。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