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世纪末康有为等进行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A.洋务派自强运动的影响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早期维新思想的流传
D.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的““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这说明的是市场的扩大,“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市场的扩大对工业革命的作用。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1)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2)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3)技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4)市场:18世纪以后,英国的海外扩张使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必要性:市场需求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 500公斤,白银246 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1870年
| 32%
| 13%
| 23%
|
1900年
| 20%
| 17%
| 30%
|
1913年
| 14%
| 19%
| 36%
|
材料四?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6分)
(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1)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6分)
(2)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8分)
(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应先明确贵重金属的迁移引起物价上涨,使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从而深层分析带给欧洲的影响。第二问应注意西、葡对黄金、白银的使用主要是购买荷、英的商品。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材料中,应联系材料一,西葡以掠夺为主,材料二英国则以商品输出为主,从而进一步分析对殖民地带来的双重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
(3)本题主要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应从材料三得出英国与德美之间的差距: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材料四得出原因: 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列宁把20世纪初亚洲发生的不同于19世纪中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称为“亚洲的觉醒”。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个范畴的是( )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C.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D.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据教材基本史实,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不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事例,因为它不是由资产阶
级领导的,是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典型事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当是
A.蒸汽轮船
B.电报
C.望远镜
D.飞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拿破仑时期正值工业革命开展,拿破仑极盛时期征服欧洲大部分国家,唯独对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望洋兴叹。当时美国年轻的发明家富尔顿获悉,拿破仑正准备越过英吉利海峡对英作战。于是,富尔顿兴致勃勃地向拿破仑推销自己新发明的蒸汽动力船。富尔顿说,可把法国现有战船的桅杆砍掉,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建立一支由蒸汽机舰艇组成的舰队。这样的舰队,不用挂帆,不管刮什么风,也无论什么天气,都可以在英国登陆。然而,拿破仑却认为,军舰没有帆能在海上航行是荒诞不经的,木板换成钢板更会让船沉没。于是,没有采纳富尔顿的建议,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