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提出要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本题选 B项。AC项说法错误,材料对待儒学的态度明显相反;D项错误,只符合维新变法的内容。
点评:维新变法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为宣传变法把孔子作为变法的先师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继续。主要通过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解放人民的思想。在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因为材料中有“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知戊戌变法是借鉴了外国经验的,因此B错误。C项材料中有“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可知,康有为是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而且这个说法和戊戌变法依靠皇帝的史实相违背,因此C错误。D项,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这个说法也和史实项违背,因为我们知道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而且从题干中我们得知康梁只是意识到发展民众的重要性,但是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康梁事实上的发动了民众,因此D错误。A项答案可以从材料中“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看出,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考点定位】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甲午战争失败后,右图人物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贡献是

A.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维新派借助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外衣进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所以答案选B,A 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张而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但不是“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