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主要是因为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右图是瑞蚨样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 ]
A.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B. 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每包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制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
?
(2)综合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
参考答案:(1)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2)西方国家的先进纺纱技术,使其棉纱价格低廉,并得以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倾销,使棉纱的进口量急剧增加。廉价的棉纱使中国的手工织布得以生存,抵制了棉布的进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3)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使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地区
[?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
C.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