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辅政机构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计相? ③殿阁大学士? ④军机大臣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
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 )

A.宗法制下等级
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分封制与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表述不正确,西周分封的对象除了王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符合题意。
点评:宗法制与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项目
宗法制
分封制
从目的 看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上层建筑,解决内部矛盾。
?
从内容看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在权利和义务上诸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和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依次形成政治隶属关系。在大宗小宗双方关系上,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周王把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分封的贵族按照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必须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从影响看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二者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的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根据所学可知,六部指吏、户、礼、兵、邢、工,分掌的是行政权,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比较下边两幅图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左图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右图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8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的趋势。(4分)
参考答案:
(1)秦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4分)
(3)清朝(2分)
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6分)
(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衰弱(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图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根据所学可知为秦朝所创。右图中枢机构分成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此可知为三省六部制。本题涉及内容为古代中央机构的调整。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可以得出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由“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可以得出设殿阁大学士。(学生易答成设内阁,内阁为明成祖时期所设)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概括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年间为及时处理西北军务而增设军机处。由“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可以得出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由“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可以得出主要职能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
(4)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变化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强化并最终达到顶峰(皇帝独裁,军机处并无决策权),而相权不断被削弱、分散直至被废除。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衰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省六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废丞相、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