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侵略
B.美苏冷战
C.朝鲜内部矛盾
D.朝鲜内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美苏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印度的分裂,所以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美苏冷战,答案选B,A项是其发生的背景, C D两项是其朝鲜半岛分裂的重要原因。
点评: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③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⑤“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8日发生在莫斯科首都市中心两处地铁站遭到恐怖袭击,自杀式连环爆炸共造成至少41人死亡。下列事件与此属性质相同的是

A.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B.1991年的南斯拉夫国内的武装冲突
C.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
D.2001年9月11日美国“9.11”事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4年10月21日,罗斯福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讲演中说:“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这最能表明的是( )
A.美国不自量力、自吹自擂
B.美国实力最为强大
C.美国企图领导世界
D.美国为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空前强大,认为自己有能力领导世界,并以“世界领袖”自居,企图领导世界,故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与C项相比,C项更符合材料意图,故B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们今天用响亮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这段讲话?
A.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本解决
B.正式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C.表达了所有以色列人的愿望
D.表明他接受政治解决中东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率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贞观政要》
材料二:法国学者吉尔·德拉努瓦所言:“民族主义是一种非常有弹性,甚至变幻无常的意识形态。它既可以用于肢解国家,又可以用于建立国家;既可
以用于建立普救说,又可以用于激发地方主义……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外壳。”
——〔法〕吉尔·德拉努瓦:《民族主义:七头蛇从未消灭》?
材料三:德意志文学的目的在于点燃“每一个德国人心中隐藏着的爱国主义火焰”,“在散乱的‘日耳曼尼亚’人中激发起只有伟大、高尚、勇敢和进步的人民才具有的那种共同体精神”。?
——德国诗人和小说家维兰德(1733—1813)
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是普鲁士?是士瓦本?是葡萄映红的莱茵河畔?是海鸥翱翔的波罗的海沿岸?噢,不!不!不!他的祖国必须更大。”?
——德国诗人阿恩特《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
材料四: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在国际经济关系层面,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国家为载体的经济民族主义。西方的发展经济学认为,“最简单地说,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国家的这样一种愿望: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运,以及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行使主权,决定谁可以开发自然资源,谁可以参与各经济部门的活动”。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看,冷战后民族主义是许多非单一民族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国家的失败。
——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给事中杜楚客言论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民族主义倾向;唐太宗是怎样克服这一民族主义倾向的?有何积极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世界近现代史一例说明民族主义用于肢解国家、用于建立国家、用于激发地方主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德国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30-40年代民族主义的不同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10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冷战结束后民族国家构建失败的史实两例并分析其失败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倾向:大汉族主义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都督府管辖东突厥地区,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或将军,对东突厥首领给以官职,赐以美宅,招慰、安置。
意义: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肢解国家:德国占领苏台德区;建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激发地方主义:南斯 拉夫联盟分裂; (其他符合题意者,可以得分)
(3)不同影响:①19世纪中后期:推动德国统一,国际格局变化:德国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大国,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②20世纪30-40年代:德国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肆虐,导致世界人民与法西斯集团矛盾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主要内容:①发展本国民族经济;②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冷战后民族国家构建失败:
①苏联解体。原因: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积累导致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的激化;b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经济改革导致思想混乱;c西方的“和平演变”。
②南斯拉夫联盟的分裂:原因: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尖锐;b.美国霸权主义的干涉;c.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严重。
(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