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②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
③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秋瑾被清政府以革命罪杀害后引起舆论的不同反应。《申报》云:“秋瑾女士曾至日本游学,程度颇高。近被人指为徐锡麟党羽,遂被拿获,立予斩决,闻者莫不懔懔”。秋瑾“殊负新学名誉,此次惨被株连,无不同声叹息。”《时报》则发表文章称秋瑾是一个如“俄之苏菲亚、法之罗兰夫人”的女权革命者。“(秋瑾)女士平时持论谓:女子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仰给男子,今新少年动曰‘革命,革命’。吾谓革命当自家庭始。所谓男女平权是也。”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16号以整页的篇幅刊登了徐锡麟与秋瑾的大幅照片,孙中山则说:“秋侠虽已捐躯,火神依然存在,毋忘我浙东受难同志。”
材料二:范文澜说:“秋瑾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的伟大代表人物。”“她认定革命是救国的唯一道路”,并“坚决走革命道路”。“她在轩亭口从容就义,用纯洁的血为中国妇女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路线来,后来千千万万的爱国妇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队伍,正像秋瑾所希望的那样,为‘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
(1)请概括材料一对秋瑾之死的不同评价?(9分)
(2)结合材料指出秋瑾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6分)
参考答案:(1)《申报》:秋瑾是学界爱国新女性的代表人物,被株连杀害,令人叹息。《时报》:秋瑾是女权革命的代表人物,革命是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而非反清。《民报》:孙中山则认为秋瑾是为反清革命而殉难的英雄,大力宣传以唤醒民众。(9分)
(2)面对民族危亡和黑暗现实,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献身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封建礼教,敢于抗争,打破精神枷锁,要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革新精神等。(6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4分)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分析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1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1分)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1分)宋词出现。(1分)
(2)儒、佛、道三教合一;(1分)商品经济发展;(1分)城市繁荣;(1分)海外贸易发展。(1分)(学生答出文化事业发展,军事斗争需要也可以得分)
(3)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对后世及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社会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反映两种现象:《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的情况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后面三幅图片则是反映的宋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二反应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理学兴起和宋词的繁荣。(2)材料中出现的这些变化发展的原因,可依据材料根据教材内容分析。(3)材料中的这些成就和思想领域里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科技领域、思想领域等方面分开回答。思想领域里可依据教材回答宋明理学的影响;科技领域里的成就可回答对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点评:宋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个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建树。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最终中央集权战胜了地方分权。在经济上,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内商品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交子和娱乐场所。在思想上出现了理学,士人更加注重精神修养,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文化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发明并西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资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59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这主要得益于(?)
A.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流动的国际化
C.美国大量投资中国市场
D.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介绍我国引进外资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可见当今世界资本的国际流动速度加快,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这里的“各项工作”包含(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一路线是在1953年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A项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C、D两项错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实施,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