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以后,丝绸之路不断发展。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12分)
(1)请为“唐朝丝绸之路”地图配以文字说明。(4分)
(2)说出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4分)
(3)在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并变迁为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澳门的地位凸显。说出澳门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政府重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海陆并举,陆路发达(东、南、西线);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皆有;吸收文化、传播文化;沟通地区远达拜占庭帝国。(4分)
(2)陆路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贸易,收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4分)
(3
)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欲将世界其他地区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葡萄牙占领澳门,澳门地理位置重要;中国朝贡贸易体系和海禁政策,放弃了海外贸易的主动权。(2分)影响:澳门作为贸易的中转站,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
| 1895年
| 191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中国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中国出口
| 0.28亿
| 1.66亿
| 8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材料三?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政府宽松的商业经济政策。(4分)
(2)中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
(3)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分) 影响:忽视了经济客观规律,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坊市制度的崩溃”等等。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进口外国的工业品增长很快,而出口的初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增长速度更快,这表明中国逐渐被卷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当中,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导致“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第二小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需要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点评:根据近年的高考命题趋势,在掌握中国社会经济史专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结合:
①经济史与政治史相结合,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经济发展对当时政治统治的决定作用和政治统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②经济史与思想文化史相结合,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③中外经济史相结合,以中国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比较分析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异同及原因。
④古代经济发展与当代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总结古代经济发展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经验与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
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A.二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草市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瓦肆是宋代时期形成的娱乐场所。故材料中有三处错误,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是晋商和徽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读下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 ]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经济的发展(部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