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
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纳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在所给的各项技术中,只有C项是
1912年之前已经发明的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叙述了首次经济危机,又强调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同时举出例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际上是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特点的原因,而不是考查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弄清这一点,很容易选出D,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特点,考查其原因,此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城市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指近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故选D。
【考点定位】史学常识与方法?史观?近(现)代化史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A.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
B.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垄断组织的形成
C.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D.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方便起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审题。A项不属于社会结构的内容,是生产力方面的进步;C项说的是世界市场的问题;D项说的是生活方面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原来的自由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入到垄断阶段,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变化。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在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后,随着海上商路的开拓,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加强,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的整体。世界史到此时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
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四条新航路路线,最早开辟的是?(填写代码),开辟出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2)根据材料二,“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15~16世纪,世界市场是怎样开始形成的?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何时?结合材料三、四,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参考答案:
(1) C?迪亚士?
(2)“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形成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相对封闭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欧洲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促进了各地的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和最终形成。首先,它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列强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进行扩张。工业革命还引起交通运输业 的革命,轮船、火车、汽车、飞机先后发明,也导致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的改进,从而使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日趋密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