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秦王朝推行的是以酷法、重税、繁役为特征的残暴统治。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思想适应了这一需要,迅速兴盛。由此可以推断B、D两项不正确。汉武帝即位后,强化中央集权,黄老之学被新儒学取代。可见,C项也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可以看出作者把均田制的破产原因归结为人口的增加,联系史实可知,均田制之所以被破坏原因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故作者未能正确的分析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的瓦解,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德宗建中元年(780),两税法颁布,均田制最后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殷墟刑具陶俑
B.牛耕图
C.甲骨文
D.铁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殷墟戴刑具陶俑无法看出耕作情况,属于陪葬品,物品陪葬代替了人的陪葬;铁犁牛耕在春秋以后;铁犁出现在战国时期。因此ABD均错。甲骨文中体现的是井田制,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生产。故选C
考点: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点评: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大规模协作的方式生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小农经济的产生、耕作方式的变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C.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
D.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严重削弱,传统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194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会会,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