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我国陶瓷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发明
B.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C.隋唐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
D.元代开始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瓷技术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景德镇成为瓷都应该在宋朝以后。其它选项都是对的。所以不正确的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
B.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来的,与题干不符;洋务运动是在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背景下兴起的,而不是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因此D项表述是错误的,C项是近代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的内容,故排除B、C、D三项,选A项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是中等难度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近代化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联系各领域里发生的 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的社会状况并未改善,B项符合题意;A与材料不合;C、D表述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
考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
点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交换货物,扩大知识”,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是世界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在明清一直推行;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新航路开辟以后,对世界、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世界而言,世界开始由分散独立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但是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却带来了巨大地灾难。学生应该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