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理解分析能力。该成语故事反映了郑人买鞋因错过市场交易时间而无功而返,说明市场有时间限制,故选B项。A项时间错误,C、D两项材料未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8万余件。下图是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的制瓷业发展情况。彩瓷和珐琅彩是在元明清时期出现的,而南海一号为宋代商船,所以不可能有③彩瓷 和 ④珐琅彩。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
(1)现象:秦朝的暴政;(3分)文景之治。(3分)
(2)关系: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4分)轻摇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主要涉及秦朝赋税沉重,如“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它是秦朝暴政的表现;材料二主要反映汉代赋役较轻,如“十五而税一”和 “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是为文景之治。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负面历史现象,材料二是负面历史现象,回答本题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从赋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答,比如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轻摇薄赋,劳动人民得以修养生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民的负担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商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