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来自《大国的崛起》的一段话,这里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斯大林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说明了斯大林体制对苏联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特征不符。
点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最突出的特征,具有明显的两面特征:积极影响,迅速的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 ]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反动的金融寡头政府,被英勇的巴黎人民推翻了。这个政府留下一片血迹,逃之夭夭,……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这一材料反映的是巴黎人民(? )
A.攻占巴士底狱
B.七月革命
C.六月起义
D.二月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48 年2月推翻金融资产阶级"七月王朝"的统治. "人民的鲜血像在 七月里那样流着"意指在二月革命中,巴黎人民就像1830 年发动的七月革命 一样,推翻了反动政府。故选D。A项是在1789年;从材料“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可知B项是错误的;C项错误,六月起义 并非推翻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点评: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腓立,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观察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苏俄(苏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35
| 44.24
|
?
①余粮收集制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②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大发展?
③固定粮食税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小农经济阻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项错误,1927 年 12 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 年,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④项错误,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 1928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从时间上看,这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④,故选A。余粮收集制超越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国内外局势而实行的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的政策。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是对农民进行了大肆的盘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其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革命运动与其口号对应正确的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人权
D.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因此A不合史实,因为没有代表,不纳税指的是英国在美国的殖民地国会中没有代表,提出了既然他们在国会没有代表,就没有义务纳税;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人民于1789年推翻了旧政权,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著名的“自由、平等、博爱”,B、C对应不合史实;俄国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陷入一战的困境中,以列宁主的布尔什维克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因此D的对应符合史实,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