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苏俄与中国革命胜利后所推行的政策分析正确的是
A.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完全相同
B.对私人资本都采取了赎买的政策
C.两国在一段时期内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两国都建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允许部分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以恢复发展经济;中国则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以建立社会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国会 91eXaM.org)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施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1933年5月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是什么?(2分)概括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措施。(4分)
(2)请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发达国家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8分)
(3)请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保障我国人民福利的想法。(2分)
参考答案:
(1)背景:经济危机 。(2分)内容:实行失业救济;推行社会保险;调节财富分配;进行社会立法。(4分)
(2)积极影响: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分)消极影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人们进取心减退。(4分)
(3)提高人们生活待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免费教育。(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时间信息“1933年5月”,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知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可依据材料一概括:通过《紧急救济法令》,进行失业救济;通过《社会保障法》,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通过《财产税法》,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行了福利国家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在于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消极影响是导致“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
(3)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切记脱离材料,必须围绕我国实行的福利政策及作用等方面回答。
点评:复习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变化时,以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不断调整变化为主题,分析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的表现、影响等。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将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进行对比,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将本专题内容与当今社会关注民主,追求公平公正等热点相联系,理解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经验教训
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通过《和平法令》
C.通过《土地法令》
D.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是课本所指的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在1917年11月7日召开,先后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而D项则是在“二月革命”后建立的,是错误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清晨,当俄国人民醒来,惊讶地在街头读到这样一则布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移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
A.《四月提纲》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四月提纲》为1917年4月发表时间不符;《和平法令》为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与题干的叙述的内容不符;《土地法令》的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与题干的叙述的内容不符;《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选B项。
点评:1917年11月7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同日晚,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它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9日,通过《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本题难度:一般